新聞中心
|
幾近失傳的傳奇“十三方”第一方:中九丸 【方歌】中九丸來味不多,說破異藥笑哈哈,任他諸般奇怪癥,每服數(shù)丸起沈疴。 【處方】鍋烈(即三打靈藥)1錢、 金丹1錢、 銀翠3錢、 石青1錢 【制法】以上藥共研末,用面糊趁熱合藥為丸,如鳳仙子大。 【藥性】大熱 【功能】清血解毒、通經(jīng)活絡、排毒消炎 【主治】陰疽惡毒,痰核瘰疬,梅毒 【用法】每服一分,病重者可服二分至三分,用溫酒或開水送服。寒加百草霜5錢與上四種共合丸,小孩減量。 【禁忌】陽癥諸毒、忌食蘿卜、禁風 【不良反應】頭暈、腹瀉、嘔吐 【解法】服“三香丸”或抄山梔、白蔻加香砂六君子湯即解 第二方:金蚣丸 【方歌】金蚣丸內(nèi)用蜈蚣,全蝎山甲與僵蟲,朱砂雄黃同配合,痰核瘰疬散無蹤。 【處方】金頭蜈蚣15條去頭足炒、 全蝎20個去頭足米泔水洗、 山甲20片土炒成珠、僵蟲20條炒去絲、 朱砂2錢、 雄黃2錢、 川軍3錢 【制法】以上藥共研末,黃酒、面糊為綠豆大丸,朱砂、雄黃為衣。 【藥性】寒 【功能】祛風破血、消炎鎮(zhèn)痛、解毒消腫、宣熱散風 【主治】陽癥諸毒,小孩驚風 【用法】每服30至50丸,空心溫黃酒送服,小孩減量,汗出即愈。 【禁忌】葷腥油膩、忌風 第三方:三香丸 【方歌】丁木茴香三香丸,砂仁紫蘇黃苓兼,白術茯苓陳皮草,干姜澤瀉香附全,豬苓木通同草果,天花粉末面糊丸,一切寒涼虛危癥,飲食不進效若仙。 【處方】丁香2錢、 木香3錢、 小茴香7錢、 砂仁5錢、 紫蘇7錢、 黃苓1錢、 茯苓3錢、 豬苓1錢、 白術3錢、 陳皮3錢、 干姜1錢、 澤瀉1錢、 香附子2錢、木通1錢、 草果5個、 天花粉3錢 【制法】以上藥共研末,面糊為綠豆大丸。 【藥性】溫 【功能】扶氣溫胃、解中九丸毒、 【主治】氣虛體弱,胃不納食 【用法】每服3錢,空心姜湯送服,小孩減量。 【禁忌】忌葷腥油膩 第四方:化肉膏 【方歌】化肉靈膏妙無窮,桑麻石灰一樣同,二鳥靈仙同煎水,淋漓入鍋看雌雄,五灰雖然同此用,加減較彼有神功。 【處方】⑴桑枝灰5斤、 麻梗灰5斤、 廣石灰5斤,⑵威靈仙1兩、 川烏4兩、 草烏1兩、 野芋頭1兩、 生半夏1兩、 巴豆5錢、 【制法】以上⑴組藥共合一處,用竹篩墊濾布裝盛備用。將⑵組藥切片用水煎成濃汁徐徐淋于灰上,慮下的水用器皿接上,約一碗余,入鍋慢火煎成相當濃汁,加入白礬1兩收膏。 【藥性】外用藥 【功能】去腐拔毒、消炎生肌 【主治】陰陽癥諸毒瘡 【用法】將藥膏挑少許碾成泥狀涂于瘡當中,腐盡生肌用清水調(diào)膏如淡茶狀,用毛筆醮洗瘡口即可生肌。 【禁忌】葷腥油膩、忌風 【不良反應】瘡口疼痛 【解法】用清水噴瘡口即止 第五方:藥線 【方歌】諸家藥線不相同,吾門藥線有奇功,雖然砒礬一樣用,火候之中看雌雄,不論痰核并惡骨,化腐干膿顯神通。 【處方】白砒3錢、 明礬7錢 【制法】以上藥各研細末,先于鍋中滴麻油幾滴,次將砒末放入鍋中,再將礬末蓋于砒上,用武火煅燒至白煙將盡,取出研末,以面糊做成細條。 【藥性】外用藥 【功能】退管提膿、化腐拔毒 【主治】瘺管痔瘡、瘰疬毒瘡 【用法】將藥線插入瘺管(須見底) 【不良反應】瘡口疼痛 【解法】可另配止痛麻藥與其同做藥線減輕疼痛 第六方:紫霞膏 【方歌】紫霞膏貼陳年瘡,銅綠輕竭乳沒良,麻仁松香合一處,白蠟清油要相當,久頑瘡毒不收口,一貼之后效非常。 【處方】銅綠5錢、 血竭5錢、 乳香5錢、 沒約5錢、 松香1兩、 蓖麻仁100個、 輕粉2錢、 白蠟適量 【制法】先將前五味藥共研細末入蓖麻仁、輕粉、白蠟適量、清油數(shù)滴共搗直至藥軟綿成膏。 【藥性】外用藥 【功能】拔毒除濕、去腐生肌 【主治】濕毒熱瘡、諸癥毒瘡去腐生肌 【用法】將藥膏挑少許涂在紗布上蓋于瘡口即可 第七方:千搥紙 【方歌】雄黃一錢砒五分,撒布紙上折多層,輕輕捶得千余下,貼瘡貼毒有良能,休將此方輕相視,楊梅疔毒大有靈。 【處方】白砒5分、 雄黃1錢 【制法】以上藥共合一處研細末,將藥末均勻撒布牛皮紙上,再將藥紙折上十數(shù)折,用槌輕捶藥紙千余下,使藥滲入紙內(nèi)成黃色即可。 【藥性】外用藥 【功能】去腐拔毒、消腫止痛 【主治】瘰疬、諸毒瘡 【用法】將藥紙貼于瘡口,潰爛腐肉自去 第八方:太歲墨 【方歌】太歲墨中麝香烈,大戟蚊蛤茨菇協(xié),千金二烏糯米調(diào),內(nèi)可服來外可貼,死牛死馬河豚毒,山嵐瘴氣都消得,磨搽惡毒能止痛,又解砒毒并水厄,咽喉腫痛不得眠,疔瘡搽上湯潑雪。 【處方】山茨菇1兩、 千金子1兩、 大戟1兩、 蚊蛤2兩、 麝香1分、 川烏2兩、 草烏2兩 【制法】以上藥共研細末入糯米糊搗均勻,再用模型做成一錢重如墨狀條塊,自然陰干。 【藥性】內(nèi)服外用藥 【功能】清熱解毒、排毒消腫 【主治】陰陽癥諸毒瘡、疔瘡惡毒 【用法】用溫黃酒化服,每次一至二錢,外用以藥錠磨醋遍涂瘡頂 【禁忌】葷腥油膩、忌風 第九方:代針散 【方歌】畏痛之毒可代針,巴霜信石各等分,凈雄一分相兌用,癰毒出膿漸漸輕,不問惡毒痰血起,陳醋調(diào)敷止痛疼。 【處方】巴霜1錢、 信石1錢、 明雄1錢 【制法】以上藥共研細末備用 【藥性】內(nèi)服外用藥、有毒 【功能】提膿拔毒、消腫止痛 【主治】陰陽諸癥膿毒形成代針提膿 【用法】以藥末調(diào)陳醋點涂瘡頂,隔日即潰;內(nèi)服用黃臘捻成麥粒大小,每服3粒,汗出即潰。 【禁忌】未成膿勿用、忌風 第十方:熏洗湯 【方歌】大凡惡毒淤血成,不曾發(fā)散致痛疼,秘授奇方薰洗法,羌獨荊防花木行,薄蘇桃槐桑木葉,金銀川草顯威靈,將藥入鍋同煎水,一薰洗后見太平。 【處方】金銀花3錢、 羌活、獨活、川烏、草烏、荊芥、防風、薄荷、蘇葉各2錢、桃葉、槐葉、桑葉、樟葉各一握 【制法】以上藥共合一處,入鍋水煎 【藥性】外用藥 【功能】祛風除濕、消腫散結(jié)、提膿解毒 【主治】陰陽諸癥毒瘡 【用法】將煎好藥水趁熱先薰后洗毒瘡,瘡未成膿,洗后用藥渣熱敷患處,已成膿者薰洗后自潰,已潰者薰洗提膿解毒,化腐生肌。 【禁忌】葷腥油膩、忌風 第十一方:天然散 【方歌】天然散內(nèi)鉛粉神,各種瘡毒口回春,畏痛加上輕乳沒,遇癢銅綠藥線靈,煅炒鉛粉研極細,臨癥加減任施行,諸般奇癥知活用,走遍天涯不愁貧。 【處方】鉛粉1兩 【制法】以藥入鍋中火炒黃色,研極細備用 【藥性】外用藥 【功能】去腐拔毒、消炎生肌 【主治】陰陽諸癥毒瘡 【用法】①疼痛加輕粉、乳香、沒約、血竭、赤石脂各1錢、冰片1分;②瘡口癢加銅綠(制)或藥線3分、金箔3帖;③瘡口流水加海螵蛸、蚊蛤各1錢、靈藥5分;④瘡不收口,不紅只癢加銀翠1錢;⑤生肌平口加龍骨、象皮、煅牡蠣各1錢。 第十二方:麻涼膏 【方歌】麻涼膏與鐵箍同,二烏南半野芋從,多用芙蓉葉為主,敷上癰疽痛無蹤。 【處方】川烏4兩、 草烏4兩、 生南星2兩、 野芋頭4兩、 芙蓉葉4兩 【制法】以上藥共研末合一處備用 【藥性】外用藥 【功能】消腫散結(jié)、消炎止痛 【主治】陰陽癥諸毒瘡初發(fā) 【用法】陽癥毒瘡調(diào)酒敷,陰癥毒瘡調(diào)醋敷 第十三方:解毒膏 【方歌】解毒膏藥味不多,不離丹油共粉陀,桃槐柳桑發(fā)芨斂,木鱉防甲與黃芍,堪嘆諸醫(yī)多味者,幾見膏藥起沉疴。 【處方】⑴白芷、白蘞、白芨、川烏、草烏、黃苓、獨活、細辛各1.5錢、 荊芥、梔子、連翹、羌活、黃連、阿膠、海藻、山甲、昆布、大黃、木鱉、赤芍、薄荷、牛膝、木瓜、防風、石燕、海帶、黃柏、桃枝、柳枝、桑枝、杉枝、天丁各1兩,⑵血余、密陀僧各1兩、水粉(煅)4兩、黃丹3兩,香油8兩 【制法】以上藥切片,將香油入鍋熬之,投以上⑴組藥入香油熬枯去渣,再下血余、黃丹、密陀僧、鉛粉熬至漆黑,滴水成珠止收膏。 【藥性】外用藥 【功能】清熱解毒、消炎止痛 【主治】陽癥諸毒瘡 【用法】將膏藥挑少許涂于紗布貼瘡毒患處 溫馨提示:文中提到的中藥方子,僅供學習交流 |